3月31日,「云運營模型助力企業實現云優先到云智能的云戰略升級」在線研討會順利召開。此次研討會,由 VMware 大中華區資深市場經理黃笑冰擔任主持,邀請 VMware 大中華及東南亞區云架構技術總監李曉學、北京佳杰云星數據公司總經理&創始人婁翔兩位嘉賓,在線探討行業趨勢及企業如何構建云運營模型。VMware 大中華及東南亞區云架構技術總監李曉學在分享中提到:過去10年是云計算蓬勃發展的10年,我國的云計算市場規模從10億發展到上千億的規模,國內眾多企業在云的上半場更多的是關注業務的上云和云化,也就是云優先的戰略。
在這個階段中,更多的關注點是:資源池的構建,和應用的云遷移。
但是隨著云化的深入、規模的擴大、多云的常態化,勢必產生新的管理和運維挑戰,這就引申出智能化管控的云的話題,也就是到云智能的戰略轉變,即企業云進入了下半場。企業云下半場主要有分布式多云、云原生飛速發展、重視云安全、從建云到如何用好和管好云的方向轉變幾個特征。伴隨著越來越多云原生和融合技術的應用混合多云的普遍性,從企業上云的生命周期來看,現在已進入用云和管云的階段,更多企業開始關注云管理實操中的降本增效。
李曉學、婁翔兩位嘉賓分別以運營商、大中型企業客戶、銀行、制造商為例,分析目前企業多云狀態下面臨的挑戰,云運營模型體系的構建已是未來趨勢。自動化效率低:多個異構云資源池雖分散的實現了資源的自動化,但缺少統一的自動化運維流程,資源池之間利用率極不平衡,而且資源浪費嚴重。傳統配置無法全局管理:數據中心、IT設備、虛擬服務器等平臺各異,調度運維越來越復雜。分散自動化導致云孤島:利用率不均衡、自動化程度不高、故障排查效率低,使得安全性完全缺乏管控。云運營概念既陌生又熟悉,云運營模型是最大化實現云轉型業務價值的必需。當前業界多個云服務商包括 VMware,AWS,微軟和咨詢機構 Accenture 等都在提運營模型,而 VMware 針對企業多云也創新推出了云運營模型。
VMware 云運營模型具有敏捷服務交付、加速業務創新、隨時可控的功能特點,在企業生產運營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。VMware 云運營模型體系,利用服務自動化可以更高效地服務于業務部門、通過 AIOps 智能運維平臺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并進行智能修復、以 FinOpsAIOps 智能運維來實現企業數據的可視化并降低運維成本、同時兼顧安全性與合規管理。云管理平臺要具備用戶和角色管理能力、資源與應用能力、流程與合規管理能力,采用“可控的”“主流的”“友好的”“廣泛采納的”技術與組件進行建設,既能滿足當前的管理需求,又具有前瞻性和擴展性,既實現全局運營與運維管理,又可以靈活支持局部特殊業務需求。
此外,云管理平臺應實現資源、應用、人員、權限、流程規范、安全的統一治理,支持業務創新與發展。
談到云運營模型的對于企業客戶的價值和現實意義,李曉學和婁翔結合案例 PPT 分別闡述了基于 VMware 的云運營模型和云運營統一管理收益,并對于企業客戶在實踐落地方面提出了建議。可以構建完整的、面向混合 IT 環境的管理平臺,可以統一管理公有云、行業云,云網和安全平臺,提供跨平臺的自動化和編排能力,以及自服務所需要的策略、配額和流程控制;大大提高了運維效率,面向業務的云服務交付時間從原來的 2-3 天縮短到 1-3 個小時;資源池的利用率提高到 50% 以上,每年節省幾百萬的硬件和能耗;由于采用了 AIOps 技術,故障診斷處理時間大大縮短。業務系統的 SLA 得到了很大提高。VMware 的云運營模型要有統一的云戰略,其中包括云運營模型, 通盤考慮,但可以從局部關鍵環節入手,當看到收益后再全方位實施落地,逐步分階段完善實施。云運營管理模型是一個體系建設,在落地前應逐步實現資源、應用、人員、權限、流程規范、安全的統一綜合治理;此外,從技術層面、運維角色、流程改進等方面出發逐漸遞進,最終實現能夠成熟地落地云運營管理模型一整套體系。